因Jext®是香港处方药物, 药物资料需由医生或合资格人士提供。如对产品有任何疑问,请参考说明书及向医生或医护人员查询。
不少港人受不同程度的食物敏感困扰,一般症状包括出疹、痕痒及舌头肿胀等,但严重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,患者不应掉以轻心。本港现时估计有约5%儿童为食物敏感患者,通常在3岁前发病,若患湿疹或有家族敏感病史更加高危。有医生指,公众对食物敏感的认知不足,建议政府加强推广餐厅无敏餐单,并要求学校制订过敏性休克处理指引。
食物敏感由免疫系统失误引起,患者身体误认特定食物为有害物质,引起过敏反应,包括痕痒、出疹、舌头肿胀,严重者则会出现呼吸困难,甚至有休克和死亡的风险。食物敏感常见的致敏原包括花生、坚果、鱼类、甲壳类海产、牛奶、鸡蛋、小麦及大豆等,政府已要求预先包装食物在标签上列明有关食物成份。
世界过敏组织将本周定为“世界过敏周2019”,并以食物敏感为主题。全球各国有1%至10%人口患各类食物敏感,而本港则估计约有5%儿童患者,但成人患者数量则欠相关统计。而食物敏感最常在3岁以前首次发病,然后以验血及皮肤点刺试验等方法确诊,并进一步透过食物激发测试确认致敏量。
香港过敏协会顾问、儿科专科医生庄俊贤指出,食物敏感与其他过敏疾病有密切关联,例如湿疹和哮喘等,因此如属过敏体质、或有家族敏感病史,患食物敏感的风险更高;亦有海外研究显示,如儿童本身患有湿疹,患上食物敏感的机率比一般高2至4倍。
庄指,要减低子女患上食物敏感的风险,妇女可喂哺母乳至少4个月,并在幼儿开始食用固体食物时(通常约6个月大时),尝试在他们餐单加入常见的致敏食物,或能协助免疫系统正确辨别食物;但孕妇怀孕时戒口却无助减低幼儿患食物敏感风险。
香港过敏科医学会会长、儿童免疫及传染病科专科医生何学工表示,如食物敏感患者误食致敏食物后出现休克迹象,应立即注射俗称“救命针”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,但大众对食物敏感的认知不足,即使患者有随身携带,紧急情况下旁人未必知道如何使用“救命针”急救。加上一般餐厅少有详列食物材料,亦增加患者误食导致病发的风险。
何指,政府应加强公众对食物敏感的认知,并推动餐厅及航空公司制订无敏餐单,进一步立法要求生产商在食品包装上列出所有可能致敏成份,以保障患者安全。而儿童有较大机会误食致敏食物,学校亦应制订过敏性休克处理指引,及训练教师正确操作“救命针”。
古太一家本身并无敏感病史,但6岁的儿子却属于过敏体质,曾患轻度湿疹和哮喘,儿子3岁时更因接触肠粉麻酱后引起嘴唇红肿,其后确诊对花生敏感。古太自此深感大众对食物敏感和其后果认知不足,外出用膳时危机处处,必须事先询问食物是否含有花生,但有时连店员也不知食物是否有花生成份。
古太亦安排儿子随身携带2支“救命针”以防万一,但她坦言,学校老师曾指不懂使用怕生意外,为此表示忧虑,后来幸得过敏协会协助向校方讲解使用方法,才获校方承诺有意外时会先为古太儿子打“救命针”。古太希望政府能加强向大众宣传食物敏感的严重性,提高社会认知和警觉,以减少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危机。
来源